2014-01-15
國立成功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/宋瑞珍
前 言
心房纖維顫動(AF)(atrial fibrillation)是臨床上心律不整疾病(cardiac rhythm disorders)中很常見的一種問題。在美國大約有230萬的成年病人有AF。一般而言,AF的發生和心房(atrium)的退化病變(degenerative
changes)有關。因此,年齡越大,發生率越高。另外,心臟血管疾病,特別是風濕性心臟病(rheumatic heart
disease)、心力衰竭(congestive heart failure)和高血壓(hypertension)及糖尿病(diabetes
mellitus),會加速心房組織的退化,促進AF的產生。55歲上下的民眾約少於1%有AF,但在80歲以上的民眾約10%以上有AF。統計學上,男性比較女性容易得AF。
AF的病人很可能有虛弱(weakness)、心悸(palpitation)和胸部不舒服(chest
discomfort)的感覺。AF最容易引起的併發症(complications)是中風(stroke)(cerebral vascular
accident)及心力衰竭(congestive heart
failure)。單有AF的病人,中風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5至6倍。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由西元1985到1999年,因AF而住院的次數由154,086增加到376,487(2);而在每100,000人中,死亡時有AF,由1980年的27.6增加到1998年的69.8(3)。因此,AF給我們社會帶來的經濟負擔(socio-economic burden)相當重,而且隨著老人人口的增加而逐年提高。
心房纖維顫動產生併發症的原因
AF導致中風的原因,一般認為是由於AF失去有效的心房收縮(atrial
contraction),以致於血液在心房的滯留(stagnation),促成血栓的形成(thrombus
formation)。血栓如脫離心房而進入心室(ventricle),可經由大動脈(aorta)跑到其他器官(target
organs)引起栓塞(embolism)。如到腦部(brain)則導致中風。同時,很多AF病人患有血管硬化(atherosclerosis)的疾病,大動脈由於有內壁組織的病變,可產生剝離(plague
separation)的現象,這樣也可在任何器官造成膽固醇栓塞(cholesterol embolism)。如剝離的組織跑到腦部也可引起中風。
AF心房搏動(atrial impulse)的次數大約每分鐘350-600。還好有房室竇結(atrioventricular
node)的過濾功能(filter
function)使心房搏動到達心室的次數,每分鐘祇有140-200。快速的心室跳動在有心臟病的病人,可短期內導致心力衰竭。另外,長期心跳太快也可引起心臟組織再造(tissue
remodeling)導致心室肥大(ventricular
hypertrophy),變成一種心臟肌肉的疾病(tachycardia-induced
cardiomyopathy)。久而久之,心肌功能衰退,可以產生心力衰竭,甚至猝死症(sudden death)。
心房纖維顫動的藥物治療方法
目前,AF藥物治療的方向有二種:(1) 完全壓抑AF,以保持正常的心律(normal rhythm);(2)
讓AF持續,但降低心室跳動的次數,保持每分鐘在70左右。前者稱為心律控制(rhythm control),後者稱為心速控制(rate
control)。心律控制的理想是利用壓抑AF,使病人不致於產生上述所提因AF而引起的併發症,特別是中風及心力衰竭,並且維持正常的心房及心室配合(synchronization)的功能,以達到最好的心排出量(cardiac
output)。而心速控制,雖不能壓抑AF,但可讓心室的心跳維持在50-90(平均70左右)之間,使病人不會感到不舒服。但是因為AF的持續存在,病人必須用血液抗凝劑(anticoagulant)(coumadin)來防止AF可能引起的中風。
以上所述是AF藥物治療的原則,依病人的病況而定,採取心律控制或心速控制。年輕的及沒有其他心臟病者,大都以心律控制為準則。而年老的如65歲以上者,特別是有心臟病的,因為AF大都是永久性的(permanent
form),則以心速控制為準則。最近有幾個研究成果發表,值得我們注意,如在新英格蘭雜誌刊登的AFFIRM研究(3)。這個研究是由很多醫學中心採隨意分配的方法(multicenter,
randomized)比較這二個AF治療策略(心律控制及心速控制)的結果。總共有4060名病人,平均年齡為69.7±9年。其中70.8%的病人有高血壓,38.2%有心血管疾病,而且很多人又有左心房擴大和左心室功能不良(left
atrial enlargement and left ventricular
dysfunction)。隨意分配之後,2077人接受心律控制,2033人接受心速控制治療。在平均3.5年的追踪中,死亡人數二組不相上下(心律控制組356人,心速控制組310人),五年的死亡率分別為23.8及21.3%。因此,結論是在65歲以上常患有高血壓及心臟病的AF病人,應該可接受採用心律控制或心速控制。在這個研究報告中,應該提醒大家的是心律控制組有較多的藥物副作用(adverse
drug
effects),而且比較需要再住院(hospitalization)。而二組中,中風的病人都是跟停止或服用不足量的抗凝血藥物coumadin有關。這個研究的結果,也被其他類似的研究成果報告所肯定。換言之,在這些較高齡的病人(65歲以上),心速控制並不亞於心律控制,但如要防止或減少中風的機會,則病人都必須服用血液抗凝劑coumadin,並把INR
(internationalized
ratio)保持在2.0左右。另外,心律控制組較容易發生藥物副作用的原因,是因為控制心律的藥物大都為第一及第三類對抗心律不整藥(Class I
and Class III antiarrhythmic agents),如propafenone, flecanide,
quinidine及sotalol。這些藥物的減少心臟收縮能力(negative inotropic
effects)及引起心律惡化(proarrhythmia),遠較控制心速的藥物如digitalis、b-blockers及calcium
channel blockers來得多,病人會因此產生心力衰竭及猝死症。
心房顫動和心力衰竭的互動
如前所述,心力衰竭可因AF而產生。然而,心力衰竭也可本身促成AF的發生。二者同時存在時,死亡率也會因而更加提高。在心力衰竭的治療藥物中,儘可能用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(ACEI)。ACEI則除了有可促成血流力學(hemodynamics)的改變來改善心臟的功能以外,本身也可減低AF發生的機會。最近動物實驗證明ACEI對心房組織有防止因AF而引起的心電生理再造化(electrical remodeling)的過程,因而減少AF的發生及AF變成永久性。臨床上,ACEI減低AF的發生,連帶的也可減少中風的機會。在一群9297病人中,平均年齡為66歲,很多人有高血壓(46-47%)、心血管疾病(79-81%)、糖尿病(38-48%)、高血脂肪(65-66%),及過去有過心肌梗塞(51-53%)。其中651名病人接受ramipril,一種ACEI的藥物(每天10
mg)治療,這些病人和另一組826沒吃ramipril的病人做比較。五年之後,證明ramipril可減低死亡率(6.1% v.s.
8.1%),心肌梗塞(9.9% v.s. 12.3%),中風(3.4% v.s. 4.9%),猝死症(0.8% v.s.
1.3%),以及心力衰竭(9% v.s. 11.5%)的機率。這些差異在統計學上都達到了臨床上的意義(p <
0.05)。其中,中風的減少很可能跟ACEI減少AF的發生有關。
總 結
心房顫動(AF)是消耗社會成本很重的一種心律不整的疾病。它可發生在一般似同健康的人,也可附加於其他心臟血管疾病之上,AF除了讓病人感覺到心悸及不舒服之外,亦可引起中風及心力衰竭。其治療方法因人而異,可由生活習慣的改變,如不喝酒、不亂吃藥、安定精神、適度運動等著手。但有的人必須用藥物治療。藥物治療的策略,在65歲以上的病人,心速控制(rate
control)並不亞於心律控制(rhythm
control),而且比較不會有藥物的副作用。另外,ACEI也可減低AF的發生率,應在適當的臨床情況(clinical
settings)下,加以善用。而在中風危險性高的病人,不管是心律或心速控制,仍須長期使用足夠的血液抗凝藥coumadin來預防中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